macro markets巨汇:会议纪要显示 美联储官员在上次会议上对过快降息表示谨慎

macro巨汇

【macro巨汇网讯】-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上次会议上表示,他们不急于降息,并对通胀既乐观又谨慎。


会议纪要显示 美联储官员在上次会议上对过快降息表示谨慎


会议召开之际,政策制定者不仅决定维持关键的隔夜拆借利率不变,还修改了会后声明,表明在制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通胀正在消退抱有“更大信心”之前,不会降息。


会议纪要称:“多数与会者指出过快放松政策立场的风险,并强调仔细评估即将公布的数据对于判断通胀是否持续降至2%的重要性。”


会议纪要确实显示出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即美联储的政策举措已经成功地降低了通胀率。2022年年中,美国通胀率达到了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官员们指出,他们希望在开始放松政策之前看到更多情况,同时表示加息可能已经结束。


“在讨论政策前景时,与会者判断,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会议纪要称。但是,“与会者普遍指出,他们认为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有更大信心之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


在会议召开之前,一系列报告显示,通胀虽然仍处于高位,但正在向美联储2%的目标靠拢。虽然会议纪要评估了正在取得的“坚实进展”,但委员会认为其中一些进展是“特殊的”,可能是由于一些不会持续的因素造成的。


因此,委员们表示,他们将“仔细评估”即将公布的数据,以判断通胀在较长期内的走向。官员们指出了上行和下行风险,并担心降息过快。


*关于行动速度的问题*


“与会者强调了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需要维持多久的不确定性。”会议纪要称。


会议纪要称,官员们“仍然担心,高通胀会继续伤害家庭,尤其是那些吸收价格上涨能力有限的家庭。”“尽管通胀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通缩,但与会者表示,他们将仔细评估即将发布的数据,以判断通胀是否正在持续向2%的方向下降。”


会议纪要反映了美联储内部的一场辩论,即考虑到前景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希望以多快的速度采取行动。


自1月30日至31日的会议以来,这种谨慎的态度得到了证实,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分别显示,通胀率高于预期,也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12个月目标。


近几周,多位官员都表示要耐心对待放松货币政策。稳定的经济在2023年以2.5%的年化速度增长,这让FOMC成员相信,2022年和2023年连续11次加息并没有严重阻碍经济增长。


相反,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快速扩张,1月份增加了35.3万个非农就业岗位。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Atlanta Fed)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将增长2.9%。


在讨论利率问题的同时,委员们还提到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的债券。自2022年6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允许超过1.3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滚存,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将收益进行再投资。


*“充足的准备金”*


会议纪要显示,将在3月份的会议上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政策制定者还在1月份的会议上表示,他们可能会在被称为“量化紧缩”的过程中采取缓慢的方式。相关的问题是,需要多高的准备金才能满足银行的需求。美联储将目前的准备金水平描述为“充足”。


“一些与会者表示,鉴于对充足准备金的估计存在不确定性,放慢缩减速度可能有助于平稳过渡到这一准备金水平,或者可能使委员会能够更长时间地继续进行资产负债表缩减。”会议纪要称,“此外,一些与会者指出,即使在委员会开始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之后,资产负债表缩减的过程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美联储官员认为目前的政策是限制性的,因此未来的一大问题将是,为了支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需要放松多少。


有人担心,经济增长仍然过快。


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12个月计算上涨3.1%,剔除食品和能源后上涨3.9%,后者在2月份大幅下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衡量房价和其他波动不大的价格的粘性CPI上涨4.6%。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3%,远高于华尔街的预期。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束几天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如此强劲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谨慎地处理何时开始下调利率的问题。”他补充说,他正在寻找“更多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持续下降到2%。”


此后,市场不得不重新调整对降息的预期。


此前,联邦基金期货市场的交易员在定价中几乎锁定了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但这一预期已被推迟到6月份。全年的预期降息次数已从6次减少到4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官员去年12月预测为降息3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macro巨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