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markets巨汇:人民币高估值在明后年会更突出 应未雨绸缪应对资金外流带来的负面冲击

macro巨汇

【macro巨汇网外汇资讯】-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率先扛住疫情冲击的中国优势也持续显现,相对较好的经济基本面和中外利差优势,叠加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使得配置人民币资产已然成为海外投资者的首选,而人民币高估值状况可能在明后年显得更为突出。


人民币高估值在明后年会更突出 应未雨绸缪应对资金外流带来的负面冲击


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大量的资本流入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应尽早考虑,例如适当收窄利差来缓和流入规模,以减少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时资金外流带来的负面冲击。


随着中国积极复工复产,经济基本面逐渐恢复,5月中国监管层开始挤压空转套利,中美货币政策明显分化,利差也持续走扩。目前看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在240个BP左右,而中欧和中日的利差更大。而考虑到美联储的平均通胀等新的提法,估计美联储在2023年之前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将保持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


“这么大的利差,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还有不断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及中国债券已经加入三大国际指数,资本将会持续地大量地流入中国。”刘利刚说,“今后一两年,在美联储退出QE之前,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还是海外投资者的首选。”


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第十一届财新峰会上表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具有最大的溢出效应。周小川也建议,要对异常资本流动建立初步的全球性协调机制,一是协调全球流动性安排,另外也要考虑该机制可以创造流动性,解决全球性问题。


刘利刚也指出,美联储宽松政策外溢,大量的流动性会持续推升人民币汇率,而流入的资金也会进入股市、房地产行业进行投机,这也可能引发另一轮的资产泡沫;还有就是货币错配,明显的利差会增加企业的美元债务占比。


“一旦美联储开始暗示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资金流出压力和汇率的贬值会带来金融不稳定。”刘利刚称。


他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从CPI、PPI看也有通缩的压力,而保持较低的利率环境也可以抑制通缩。综合看,“中国央行没有很大必要把利率保持在这么高水平,降息也是一个必要的方法。”


不过刘利刚也承认,从监管相对鹰派等方面综合看,中国央行在今年剩下地时间内降准降息的概率确实不大,但若违约造成融资成本上升,监管层是可以采取一些其它行动来抑制年终利息的大幅上升。


“现在的信用债违约对系统性风险没有太大冲击,监管层也不应该救助,因为违约对市场有警示作用,但如果违约是个趋势的话,国企和民企进一步违约,会形成进一步的恐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会更高,甚至引发连锁反应,那时就需要采取行动。”


年底临近中国信用债市场频遭寒流袭击,华晨集团违约影响余波未消,河南国资委旗下的国企--永城煤电无征兆突现债券违约。恐慌情绪浮现,投资者信心崩塌,分析人士也指出,靠市场自身恢复信心的难度很大,冀望监管后续会有所动作。


中国前财长楼继伟上周五在财新峰会上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我只说是到了研究的时候,没说现在马上退”。他强调说,退出的节奏掌握好,必须有序退出,因此需要早研究。就全球而言,这个议题为时尚早。


*人民币汇率指数或奔向98*


今年5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探7.1765元低点后一路上行,上周一度触及6.5630元的逾28个月新高,短端半年最大升幅超9%;而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在这个阶段呈现探底回升走势,当前CFETS指数已逼近96关口。


刘利刚认为,美国大选中市场预期的“蓝色浪潮”很难出现,民主党如果不能在参议院多数,拜登的主要经济政策可能会被阻挠,“在一个没有很强财政刺激的情况下,美元指数可能不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这跟上次美国金融危机可能不一样,我们预计美元指数在92附近差不多了。”


受疫情影响,中国今年的出口表现非常不错,经常帐顺差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也没有对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刘利刚估计央行会容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在中美关系上,11月初的美国大选选情变化也对人民币带来明显扰动,但市场显然对拜登政策的“可预测性”和中美仍有合作空间投了信任票。刘利刚也认为,从拜登的问答、包括政策纲领看,中美仍有可以合作的空间,在今后四年中美的经贸关系可能会走相对良性循环的方向。


而针对疫苗预期带来的扰动,刘利刚认为,欧美新一轮疫情出现,即便疫苗出现,接种也需要一个过程,可以预计未来两年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还是非常宽松,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么看人民币高估值在明后年会更突出,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可能会升到98。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macro巨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